天氣一冷就不經想要泡個溫泉,台灣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,造就了許多天然溫泉景點,
因此台灣幾乎走到哪都有溫泉可以泡,但還是要注意身體狀況。祝大家有個美好的冬天囉~
泡湯小常識
1.水溫38℃~42℃最適中,最高請勿超過45℃,建議每浸泡15分鐘稍作休息,一般而言均不可超過30分鐘,以免心臟負荷過重。
2.浸泡溫泉,每天以三次為限;為使溫泉充份發揮療效,可浸泡5 ~15分鐘後,稍作休息再入池浸泡。
3.想利用溫泉瘦身的遊客,應掌握冷熱泉交替並按照「浸泡、起身、再浸泡」
的步驟原則,切記泡湯後不要立刻進食,否則就前功盡棄囉!
4.泡湯相當耗費體力及身體水份流失相當快,入池前後請記得多補充水分,
以保持體內水分平衡。
5.如泡湯中感覺不適,例如:心悸、頭暈等現象產生,應該緩緩起身,步出浴池,
稍作休息,在視恢復情況而定是否要回到浴池泡湯。
6.以胸口為基準,超過胸口泡湯為全身浴,泡至胸口以下為半身浴,
半身浴為老少咸宜的泡法,安全又健康,全身浴則適合提神但時間宜短。
7.隨時擦汗:浸泡溫泉時應盡可能將汗擦乾,泡湯後更需將全身水分擦乾,避免感冒。
8.先沐浴淨身:為維護溫泉水質,應先沐浴洗淨身體再入池,
先沐浴也能讓毛細孔擴張不阻塞,增加皮膚吸收溫泉之功效。
9.激烈運動後應至少休息15分鐘才可進行溫泉浴。
10.飯後一小時才可泡溫泉,空腹或宿醉都不適合泡溫泉。
11.患有心臟病、肺病、高血壓、糖尿病及其他循環系統障礙等慢性疾病者,
應依照醫師指示入浴。
12.身上的傷口應避免沾溫泉水。
13.更年期的婦女泡溫泉是最好的療法。
14.孕婦、心臟病、高血壓、糖尿病、皮膚病、皮膚有傷口、
身體虛弱者、感冒應避免泡湯。
入浴時間及次數愈多愈好其實是錯誤觀念,不適當的泡湯時間或是過高的水溫都將
使皮膚的水份油脂流失加劇,進而造成皮膚發癢。
若是第一次到溫泉區,入浴時間最好不要在浴池泡超過十分鐘;
而通常洗溫泉起來後可以不必再用清水沖,以免把溫泉凝脂洗掉;
但皮膚過敏者,或泉質濃度過高,如酸性泉、硫磺泉和濃的重曹泉等,
最好還是再沖一下,才不致有反效果。
引用文章如有不妥請來信告知,我們會立即處理!!
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分享唷~各位的讚及分享是我們發文的動力!!
想關注更多相關訊息嗎?趕快關注我們的粉專囉~~~
關注粉專請點以下連結
